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人大  >  正文

海宁人大:紧扣“三心” 提高人大调查研究质效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05-12

  

  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市人大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是围绕大局中心,提升调查研究认识高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市委中心任务在哪里,人大调查研究就跟进到哪里,为市委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建言献策,形成了“市委点题、人大调研”模式。每年,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围绕中心结合分管条线,分别牵头开展一项市委重点课题调研。2022年,聚焦海宁营商环境优化,深入开展“多目标动态平衡视角下看亩均论英雄改革”调研,提出了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营造公平公正企业评价机制等指导性、针对性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领导批示肯定。2023年,将调查研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了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8项年度重点课题,以高质量调研成果助力“三个一号工程”高质量实施。

  二是聚焦工作重心,提升人大调查研究深度。聚焦人大主责主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参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研究,总结提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形成高质量的理论成果。紧跟省人大部署的人大数字化改革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形成《关于人大数字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关于建设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实践与思考》等调研成果,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互促,推动海宁人大数字化改革和基层单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聚焦法治建设,及时总结“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代表云旁听”等首创工作并形成理论成果,在《民主与法制》等省级平台宣传推广。高度重视发挥人大各专工委和各镇、街道人大作用,依托市人大研究学会,围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每年开展调研活动并推动一批成果转化应用,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3年,列入研究学会立项课题39项。

  三是紧贴民意民心,提升人大调查研究温度。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支持人大代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优势,立足岗位实际和专业特长开展“微调研”,结合基层单元、“三联三督”主题监督活动、“民情直通车”、接待走访选民月等平台载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汇聚民情民智,2022年以来,已形成82份民情专报和加强社区治理、租赁企业欠薪管理等26个“微调研”成果。特别是围绕“一老一小”深入调研,形成“2+N”调研成果,助力海宁在“一老一小”问题上率先破题。创新以民情恳谈形式开展调研,先后召开助力“三个一号工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盐官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主题民情恳谈会,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推动人大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来源: 作者: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施逸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