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孟利军:是亚运火炬手,更是服务村民群众的人大代表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09-15

  

  9月10日上午9时,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嘉兴站启动。嘉兴站的路线以“红船领航、筑梦未来”为主题,分为江南古韵、百年风华、活力之都三大篇章,全长8.8公里。第146棒火炬手是南湖区凤桥镇茜柳村党委书记孟利军,嘉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南湖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孟利军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深入村民群众中,倾听百姓呼声,牢牢把握“群众需求、履职追求”方向,积极建言献策,带头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

  “宣传党的政策,就要走到群众身边去、讲到群众心里头。”

  每个月的25号,是茜柳村的志愿者服务日。活动现场,几张简易桌椅整齐地摆放在居民活动小广场,开展各种小家电维修、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便民公益服务。其中一定会有一张小桌子是专门留给人大代表的,让代表们摆摊设点“露天”联系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最新方针政策,近距离倾听百姓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孟利军说:“联系群众,要让群众觉得方便,可以多种形式灵活一点。我们茜柳村的‘露天’联系群众,走出了人大代表联络室,走到了群众身边,走进了群众的家门,也走进了群众的心里。”在“露天”联系群众时,孟利军会给群众宣讲党的政策理论、重要的会议精神等,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很容易引发群众的共鸣。

  茜柳村,家家户户种植葡萄。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孟利军干脆把宣讲会开到了村里的葡萄园中。为了让村民们听得明白,他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从种植葡萄需要的水肥条件讲起,讲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讲到国家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举措,最后讲到强化产业带动、打造特色品牌、增加葡萄的附加值、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造福一方百姓。孟利军在田间地头贴近生活内容的细致宣讲,使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沟通“零距离”,也畅通了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承载着村民们的信任和嘱托。”

  孟利军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代表建议,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将征询到的群众意见及收集掌握的各种资料、信息认真梳理汇总,经过思考、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提炼,代表建议有理有据,质量很高。近年来,他倾听百姓呼声,从服务群众的角度,共提出代表建议4件,其中3件已得到圆满解决。

  2023年初,镇北路沿线公交车站台维修改造全部完成,群众纷纷对孟利军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早在2020年,孟利军在走访选民的时候听到群众反映,镇北路的公交车站台破损太严重,群众等车候车十分不便。于是,他找时间专门沿着镇北路走了一圈,仔细观察了公交车站台上等候车辆的群众。他发现镇北路沿线公交车站台普遍年久失修,站台的屋檐破损不能让群众遮风避雨,而且没有候车座位,老年人长时间站着等候车辆十分吃力。孟利军立即向上级人大反映了该问题,提出对镇北路沿线公交车站台进行统一维修改造的建议,并积极行使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督促相关部门加快规划、认证和落实。经过分年度分段实施,镇北路沿线公交车站台改造项目圆满完工,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选民就是家人,家人的事就是家事。”

  孟利军经常说,“说十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要把来访村民当“家人”,把村民来电当“家书”,把来访之事当“家事”,用心耐心细心的妥善解决。一句实实在在的话,折射出这位80后人大代表身上的踏实劲和责任担当。

  他刚上任时,由于受台风影响,村里种植的水蜜桃面临滞销,村民们一年辛苦白费不说,还少了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十分焦急。孟利军顶着台风,亲自外出帮忙联系销路,一家单位不行就跑第二家、第三家,直到把村里所有的水蜜桃都销售出去了,他才安心地回家。

  2022年8月,孟利军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中了解到,村里很多葡萄种植户因为种植技术不科学不先进,导致种出来的葡萄品质不佳,虽然价格低廉可还是销路不畅,农户们伤透了脑筋。为此,他专程走访虚心求教村里的葡萄种植土专家,了解到优质葡萄销售额在7-8万元/亩,而品质一般的葡萄只能卖到1-3万元/亩,经济效益差距相当大。“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大家改良葡萄种植技术,提高亩均经济效益!”孟利军把村里的种植技术土专家集结起来,统一纳入“茜柳村能人群英会”中,让种植能人结对有需求的农户,实地查看苗木和设施,点对点帮助、面对面传授提升葡萄种植技术。

  2023年3月,种植户老郑家作为全村第一个试点,接受了种植能人的帮扶指导。种植能人对老郑家葡萄修枝、留条、发芽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精准发现和破解老郑家在各个种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老郑提升葡萄品质,提高竞争优势。

  2023年8月,葡萄收获季。老郑家的葡萄品质与往年相比,从串型、颗粒大小和果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土专家”们预估老郑家的葡萄可以卖到5万元/亩,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孟利军高兴的拍起手来,“种植能人一对一帮扶效果很好。接下来要以点带面,继续推行种植能人与有需求种植户的结对帮扶,共同提高葡萄品质,助力我们村的葡萄产业共富”。

  “村庄不富裕,就想办法让大家富起来。”

  茜柳村地理位置偏僻,一直以来村集体经济都相当薄弱,为全镇倒数第一。“当时全村仅有一条不到7米宽的乡道通往镇里,交通十分不便利。”孟利军说。“想要富、先修路!”他上任以后,东奔西走“不怕磨破嘴皮子、不怕磨穿鞋底子”,通过提交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为全村道路优化争取项目资金,最后通过“一事一议”等财政奖补政策,全村在5年内实现了通组达户道路硬化率、主干道亮化率、高标准保洁率三个100%,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孟利军在充分调研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将企业的5S管理引入到村庄治理中。“只有与群众想在一起,群众才会跟我们干在一起。”村里合理规划建设了标准厂房和店面房,通过8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茜柳村集体经济增长了15倍,从镇倒数第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一举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他又带头开始探索“鼓励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带领全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目前全村从事监理行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村民达70人,其中国家级监理工程师12人,省级监理工程师30人,每年全村仅监理一项的产值就可达到约1800万元,茜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监理村。

  


来源: 作者: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邓昕、凤桥镇人大 金建芳